close

2018年初,我跟小白豬去北海道滑雪的時候受傷了。(肘肌拉傷+肱肌肌腱拉傷)之後大概有一個月,手無法好好作用,回台灣後也乖乖地去復健診所,認真地復健了半年。一直到四月,我都會盡量挑選不要使用左手的運動。所以整條手臂都處沒有拉伸的狀態將近半年的時間。

 

一直到七月開始訓練後,我試圖做伏地挺身,左手會發出『喀喀』的聲音。其實不只是左手,很多伸展運動,肌力訓練或是阻力訓練的時候(扭腰,打開肩膀等)都會發出這種聲音。

 

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有這種狀況,前兩天看了一本書(註一)裡面說到,這種聲響發生的原因分為生理性跟病理性兩種。如果您有符合以下兩種狀況

1. 只在關節運動時發出聲音

2. 聲響發生時,沒有特別疼痛不適的感覺。

那麼關節發出的聲音只是生理性的,並無大礙。但如果不符合,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。

 

生理性聲響發生的原因有三種情況:

1. 聲音清脆,單一,類似壓手指的聲響。此為密閉的關節因活動而拉開,裡面的氣體爆烈的聲音。

2. 類似於吉他撥弦的聲音。常見於大腿根部的髖關節和肘關節,是肌腱和筋膜等組織滑過骨頭突起部位的聲音。

3. 類似一個關節面摩擦另一個關節面時,粗糙的骨質發出的聲響,比較小而沉悶,常發生於膝關節間的滑囊液分泌不足,容易導致關節的骨頭相互摩擦。(建議停止跑步,跳躍的動作,但自重徒手深蹲對關節的衝擊不大。)

 

其實這種聲響也不是會立即傷人,只是在不了解的情況下,的確會相當害怕,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運動下去。所以我才會在找過資料後,發現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,身體習慣了運動,關節的力量增強了,自然可以保護關節而不受傷。

 

如果你跟我一樣很久沒運動,一運動就全身『喀喀』響,別擔心,只要從比較輕量的運動開始,再慢慢增加組數與重量,身體是會在肌肉增長的過程中,慢慢茁壯保護自己不受傷的。自己則是在鍛鍊了兩個月後,現在伏地挺身左手關節不太會發出聲音,做全身伸展運動時也較少聽到骨頭摩擦聲。

 

我在復健診所聽到復健師說,近幾年很多醫生會鼓勵年長者做換膝手術,其實身體任何一處的關節,只要換上了『人工關節』對未來四肢活動都不會相較手術之前靈活。因為假的關節堅硬地在那裡,沒有軟骨或是其他軟組織的支撐。身體活動會有角度限制,因此很多人慢慢養成更損害身體的姿勢在做日常生活動作,反而造成要換下一個無辜的關節。所以還不到“非換不可”的地步,建議大家還是多運動保健康,天然的尚好啦。

 

 

 

註一:硬派健身 高強度間歇運動教戰手冊   斌卡著   楓書坊文化出版社

arrow
arrow

    Raralaoprinc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